01
延續前一天的好天氣

周日這天依舊是個大太陽又涼爽的日子

這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的代野馬出去蹓蹓的呀~~

 

這天蛤爸提議去金瓜石

我們吃完早午餐就很有效率地出發啦~

02
雖然昨天小蛤發了燒

不過今天精神還不錯柳~

03
話說本人幼兒時期小班以前是住在金瓜石的

所以對金瓜石有著一些特殊的情分

印象中我總是在山上跑來跑去是個野孩子

大人也會帶我們下去陰陽海玩水

不過這次回去我完全不記得老家在哪啊啊啊啊

04

所以還是當個觀光客好了

尋根之旅可能要大人帶我回來才找的到

05

一直覺得金瓜石比九份更能代表美麗的瑞芳景色

九份已經過度商業化了像杯走味的咖啡


06
以下是無止境的拍照時間XD

07

08

09

10


11
離開都市的塵囂帶孩子到戶外走走其實還不錯

雖然沒有緊湊的行程

可是能夠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跑跑跳跳體會一下台灣有美麗

12

13

14

這樣的慢遊,手牽手的散步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呀

15


16

開車往山頂走

這裡有個山洞探險就讓孩子們開心死了

17


18

我好會找光線喔

發現了一個很好自拍的背景立馬一直按快門XD


19

20

21


22


23 (2)


24


25

不得不再誇獎一次

我們買的新相機EX2F實在是太好拍照了

26

27

這次旅行的終點

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金瓜石戰俘營

(以下文字擷取自維基百科)

28

金瓜石戰俘營日本語金瓜石きんかせき Kinkaseki捕虜監視所)為1942年1945年間,日軍於台灣北部、今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設立的第一戰俘營臺語稱「督鼻仔寮」意為高鼻子的外國人住的營舍)。其中關押了一千餘名以大英國協成員國為主的同盟國軍戰俘,包括英國加拿大荷蘭澳洲紐西蘭南非美國這批盟軍戰俘的勞役工作即為採掘銅礦,由於生存與工作條件甚差,管理嚴苛、醫藥不足且水土不服等因素,不少戰俘命喪於此。

29
設立來由:

1933年日本人曾經招募溫州人來金瓜石採礦,建有十座工寮,本地人稱為溫州寮。1941年12月8日日軍突擊馬來亞,英軍全線潰敗,被迫於1月31日退守新加坡2月15日,駐新加坡英軍總司令珀西瓦爾中將親自簽署投降書,正式將新加坡的主權交給日本(見抗日戰爭 (新加坡))。因此日軍俘虜大批大英國協戰俘。二次大戰開始後招募工人不易,於是日軍利用太平洋戰爭的戰俘。令其來生產銅礦,以供戰爭所須的子彈與炮彈,與泰緬鐵路桂河大橋的故事有相似之處。因此溫州寮原地圍上圍牆成為戰俘營[1]

38

 

紀念碑

 

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Taiwan P.O.W. Memorial Society)於1997年5月16日在旅台大英國協社團放映《一個戰爭的故事》記錄片。5月18日一群人在艾華士的帶領下前往金瓜石尋訪戰俘營舊址。之後戰俘營紀念協會積極催生在位於金瓜石盟軍戰俘營舊址的銅山裡社區公園興建紀念碑,並於1997年11月23日舉辦莊嚴肅穆之追思儀式。曾於英國皇家海軍大學深造的中華民國海軍一級上將宋長志應邀致詞。艾華士亦以前戰俘的身份為為所有金瓜石戰俘營的戰俘致詞。他為當時尚在人世的戰俘與已逝世戰俘的家屬向大家表示感謝。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處長Alan Collins亦致詞感謝戰俘們當年為大英國協所作的犧牲。由於11月14日是大英國協戰俘抵台住進金瓜石戰俘營的日子,每年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固定於11月時於該址舉辦追思儀式[9][10]

紀念碑上的紀念文:

為追念

一千餘名大英國協及同盟英勇的軍人在南洋被日軍所虜,於公元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五年間轉送來此地銅礦及台灣其它地區服勞役,受盡日軍殘酷折磨及凌辱,謹立碑哀悼戰俘永垂不屈之精神。

23, Nov, 1997 [11]

說明牌上的紀念文:

金瓜石第一戰俘營 1942年11月日軍將馬來西亞新加坡所俘擄之英國國協及同盟國軍人五百餘名運送來台,監禁於此地異常惡劣的銅礦中做奴工,經歷病痛飢寒,並忍受日軍之凌辱及虐待,以致死者眾多。

1944年末期日軍藉口為便利戰俘至礦場工作,從戰俘營後方通到礦場挖掘了一隧道,實際上這是準備大屠殺的陰謀。根據日軍司令部訓令如美軍登陸攻打台灣時,「將全部戰俘集中在隧道內殺害,不准留任何痕跡」。該訓令之原文1946年被戰俘調查當局查獲兩份,其中一份至今留尚於華盛頓美軍檔案中。上述陰謀由一位同情戰俘台籍警衛秘密告知六名戰俘。

所幸美軍沒有攻打台灣,戰後戰俘被遣送至台北附近的集中營,直到日軍投降。此紀念碑的建立是為了追念監禁於此的戰俘與那些同情戰俘,見義勇為的台籍人士。

時至今日,戰俘營遺址僅存的門柱及部份圍牆位於涼亭的右後方。

永誌不忘[11]

 


30 

盟軍戰俘紀念公園

當時的台北縣(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及瑞芳鎮(今瑞芳區)公所觀光課協調盟軍台灣戰俘協會就紀念碑現址改建盟軍戰俘紀念公園以增加關光景點。2005年是二次大戰勝利六十週年,11月20日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協同英國駐台貿易辦事處於舉行紀念儀式及戰俘公園的獻園典禮。英國、加拿大、荷蘭澳洲紐西蘭美國駐台灣辦事處均派員參加;三名前英軍戰俘及其他戰俘家屬共一百餘人參加紀念儀式。中華民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李惠鈞副秘書長亦率部分居住基隆地區的參戰老兵參加紀念活動[12]

31


32


33

戰俘生活

1100 大英國協戰俘由戰俘地獄船英格蘭丸新加坡1942年11月14日駛抵基隆。其中有523名戰俘被送到金瓜石[2]。戰俘在被打後「自願」在本山六坑開礦。這些戰俘,在炎熱的熱帶氣候下,在山區中的銅礦場裏當苦工,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一個四人小組每天要在黑暗危險的礦坑裡「生產」16至24車斗的銅礦石,(每一車斗須50畚箕才能填滿)不然會被虐打。1943年8月10日一批大英國協戰俘由台北戰俘營搭火車抵達金瓜石,加入開礦的行列。一直到由於日軍戰爭漸漸失利,沒有制空權,海運又遭美軍布雷切斷,銅礦堆積如山卻運不出去。1945年3月採礦停止了,戰俘被遷移到新店山上的茶園,搭建工寮,種植農作物。1945年當日軍投降時,最初一批523名戰俘只有89名戰俘生還,他們眼睛凹埳,瘦骨如柴 [3]

『和平與追思的永恆之火』銅雕

2006年11月19日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於盟軍戰俘紀念公園舉行金瓜石戰俘營紀念儀式並舉行『和平與追思的永恆之火』銅雕揭幕儀式。共近六十人參加,其中包含二次大戰各盟國之駐華代表與家屬,及當年被囚禁在臺灣戰俘營的部分戰俘家屬,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除由副秘書長戚錦章代表參加外,基隆市榮民服務處亦邀請曾參與抗戰的榮民參加。當時的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及金瓜石黃金博物館亦慷慨支持[13][14]


34

這麼美麗的景色

實在很難想像二次大戰當時的狀況

554528_596821303667610_1033397953_n


35

這一整面牆都是紀念當時受困的戰俘,刻滿了受難者的名字

36

生活在我們這個世代的人真的太幸福了

 

74669_596821487000925_298328344_n

當時的戰俘營

現在也只剩下這跟門柱是僅存的遺跡


40

 

 

 

寫到這邊還是不要太沉重好了

找找看,池塘裡有幾隻蝌蚪?

金瓜石真的蝌蚪很多,因為水質很好

小時候我還會拿杯子撈青蛙蛋起來玩(果然是野孩子無誤)

37

最後,就用美麗的山城景色來做為文章結尾吧

有時間不妨也帶孩子一起來金瓜石走走吧

如果不想太沉重其實黃金博物館也是好選擇唷^_<




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潘妮大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